前往国际舞台的路上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澳门展区

 

澳门与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始创於一八九五年,是当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活动之一,每届均吸引逾百万人次从世界各地前往当地朝圣。二零零七年,澳门艺术博物馆首次获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大会邀请以“中国澳门”名义参展,澳门创作於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打开了让世界各地观众了解澳门艺术状况的窗口。

 

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盛会

十九世纪末,各种大型博览会纷纷出现,而将艺术变成大型博览会,则是威尼斯双年展开的先河。一八九三年,为庆祝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与王后玛格丽塔的银婚大典,威尼斯市长建议威尼斯政府筹办一次全国艺术双年展,拟於两年後举行,一八九四年,威尼斯政府决定评选部分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并邀请部分外国艺术家参展,於是, 首展於一八九五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便从全国性展览扩大为国际性展览,观众多达二十多万人,引起热烈的反响。

 

国际三大当代艺术展之首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与德国卡赛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世界三大当代艺术展,资历排於首位。威尼斯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而双年展充分发挥其传统地理上的特点,通过各类大型活动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成为意大利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

 

展览分三大类别

国家馆:展示的是各国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当代艺术家作品,本届共有九十个国家参与。

主题馆:展示的是由双年展总策展人邀请各地艺术家根据大会主题创作的艺术品,被邀请的艺术家通常是现今在艺坛有绝对影响力之人,今年共邀七十九位艺术家参展。

平行展:由不同地区、博物馆、画廊所主办的展览,散落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让各地区的艺术家与国际大师作品并列同台,澳门展区的展览亦属此类。

 

展览场馆

绿园城堡:为了配合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大会特别於绿园城堡建造了一座展览馆,即後来的意大利馆主题馆。其後, 主办单位成功游说参展各国搭建属於自己的国家馆,一九零七年比利时国家馆首先建成,比利时、匈牙利、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先後在园内意大利馆附近建立自已的展馆。经过长年的扩充与修建,园内已有三十多个国家馆及一间书店,许多建筑都出自名建筑师之手,让绿园城堡成为二十世纪现代建筑的活教材,亦是威尼斯少数可见现代建筑的地方。

军械库:军械库为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复合体,主要为国家造船厂和军械库,负责装备威尼斯的海军力量, 很早即使用标准化零件进行大规模生产,军械库生产威尼斯的大部分海上贸易船只,为该市带来经济财富和权力。军械库於一九八零年被改建成展览场所,现时为双年展的主题馆及国家馆(包括中国馆)的所在地。

大街小巷:大会亦投资修复一些古建筑,既培养了文物保护方面的人才,又开辟了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以租借的形式提供各国家地区的需要。现今展览地点已遍布全市各街道、户外场地、剧场、画廊、电影院。澳门的展馆亦属此类。

 

两岸四地的参与

1993 两岸四地华人艺术家首次受邀参与第四十五届双年展

1995 第四十六届台湾以地区身份参加

2001 第四十九届香港首次参加

2003 中国原计划参加第五十届双年展,但由於非典型肺炎(SARS) 爆发而取消,展览改於中国广东美术馆展出。此展获得认可为威尼斯双年展正式展览。

2005 第五十一届中国正式参加

2007 第五十二届澳门首次参与

 

Arsenale, Campo della Tana, Castello 2126/A, Venice, I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