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古剎新影

前言


媽祖閣(媽閣廟)、蓮峰廟(蓮峯廟)與普濟禪院(觀音堂)並稱澳門三大古剎,這三座廟宇相傳始建自明朝,同時以天后娘娘和觀音菩薩為主要祀奉的神祇。而澳門廟宇的特色是祀奉的神祇不單止是來自中原的佛、道及遠古之神,更包括來自嶺南的民間俗神。
 
澳門原是小漁港,保佑漁民海上平安的天后崇拜深入民心。每年的天后誕,一眾水陸居民齊集媽祖閣,籌辦神功戲以恭賀神誕。大慈大悲觀世音被視為佛國眾菩薩之首,而象徵觀音向民間賜財的觀音開庫日,普濟禪院內香火鼎盛,善信絡繹不絕。在中外交往史上,這三大古剎也佔一席位,如一五八二年抵達澳門的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就描述了早期媽祖閣的狀況;到一八四四年法國人埃蒂埃爾因參與中法黃埔條約談判而抵達澳門時,把媽祖閣攝入鏡頭,使媽祖閣成為發明攝影術之後,最早出現在照片上的三個中國場景之一。蓮峰廟為官廟,一八三九年及一八四四年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及耆英曾先後到訪。而一八四四年中美望廈條約就是在普濟禪院後山簽訂的。
 
自始建以來,媽祖閣、蓮峰廟與普濟禪院作為祭祀及崇拜的場所,備受人們的尊崇並加以適當的維護。這三座廟宇無論在建築形式、屋樑瓦脊、雕塑裝飾、牌匾楹聯和書法繪畫各方面看來,其蘊含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堪稱為澳門的文化瑰寶。澳門藝術博物館希望藉舉辦“澳門古剎新影”展覽向海外遊人展示澳門城市深厚的文化面貌,同時讓市民大眾多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相信祇有更多的了解,才會更珍惜和愛護這個城市,萌生歸屬感和自豪感。

澳門藝術博物館研究人員
蔡珮玲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日期:
2015/07/10 - 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