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心田

趙偉夫、潘筱瑛、杜連玉、戴多富繪畫展


從“藝海心田”,大家可能會想起澳門藝術博物館去年舉辦的“藝海歸帆”特展。

是的!“藝海心田”是“藝海歸帆”的延續與深化,趙偉夫、杜連玉、潘筱瑛和戴多富跟此前展出的甘長齡、譚智生、郭士和陸昌等均為澳門美術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曾生活在同一時代,或為師徒,或為好友,他們相互提攜、互相砥礪,為澳門現代美術史翻開了重要的一頁。

事實上,在“藝海歸帆”特展結束後,藝博館同仁一直在思考:作為立足澳門的藝術博物館,我們該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我們舉辦前輩美術家作品展覽,其根本目的何在?

有朋友說,藝博館舉辦已故美術界前輩的展覽是在向他們致敬。此話並沒說錯,但卻並不全面。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以策劃特展為契機,及時整理澳門的美術資料。前輩美術家的作品既見證了其藝術的成長歷程,同時也為澳門美術運動起到標記性的作用。藝博館對此加以梳理,責無旁貸。我們堅信,這方面的工作祇要持之以恆,就會為澳門上世紀後半葉的美術創作勾勒出一個概況,將成為澳門美術研究者和藝術愛好者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

正如上文所提,我們還在嘗試“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澳門美術運動勾勒出一個概況“。如此重大的目標當然不是舉辦一兩個展覽就可達到的。“藝海歸帆”、“藝海心田”還僅僅是這個計劃的一個序幕而己。這是一個透過展覽梳理澳門美術遺產的重要工作。我們具體要做的,還包括組織整理原始美術資料、記錄相關人士的口述歷史等,免使澳門美術運動的過程湮沒於歷史之中。辦展覽並非單純向前輩畫家表達敬意,藝博館更希望為後人做文化累積的工作。這項長期工作勢將受到人力、經濟資源有限等諸多問題困擾,進程和質量或許難盡如人意,但這些都無阻我們努力實現理想的決心。我們將會以一步一個腳印的態度去坦然面對一切困難。我們深信有澳門美術工作者和市民大眾同行,努力工作的人不會孤單。

在“藝海歸帆”特展裡,四位前輩畫家以他們老練的筆觸和飽滿的情感向我們呈現了一片迷人的藝術海洋,二十世紀寧靜小城的點點滴滴仿如帆影片片,乘風歸來,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而“藝海心田”的四位前輩畫家,在藝術海洋中涵泳大半輩子,不求聞達,未望回報,默默耕耘於廣袤無邊的心性之沃田,培育出一片天真爛漫卻各具個性的藝術莊稼──無論建樹還是胸懷,莫不堪受後輩的景仰與學習。

相信這些前輩美術家的作品,一定會給大家帶來美麗的回憶和藝術的啟迪。

陳浩星
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日期:
2010/06/12 - 20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