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漫話

曹長雄作品展


“漫畫”在現代漢語中有兩種含意。一指簡潔、幽默地表達某種思想的繪畫作品,一般筆觸簡練,畫幅短小而寓意深刻,造形誇張卻傳神達意;另一種是指畫風精緻寫實,內容寬泛,運用分鏡手法來表達一個完整故事的多幅繪畫作品。前者被稱為傳統漫畫,後者則是連環圖。

“漫畫漫話”展示的主要是傳統意義上的漫畫。

在中國,這種漫畫可遠追溯至明憲宗所繪的《一團和氣圖》。朱見深把晉代的惠遠和尚、陸靜修和陶淵明,三人抱作一團,渾然一體,把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主張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然而,“漫畫”二字卻是到了一九二五年才由豐子愷首先使用。

在當代澳門,說到專事漫畫創作,畫臘最長、影響最大、地方色彩最濃的,當數曹長雄。曹長雄為本地著名前輩畫家譚智生高弟,年深月久,打下了良好的素描基礎。其漫畫作品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始陸續見諸本地的《澳門日報》、《華僑報》和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多種報刊。曹長雄的作品同時具備了諷刺畫(Caricature)和滑稽漫畫(Comics)的特點,題材多樣,但均緊扣時代脈搏,或針砭時政弊端,或表現社會風尚,關注民生百態,常為百姓發聲。嬉笑怒罵,半個世紀以來創作不輟。“漫畫漫話”展覽精選其不同時期的作品一百五十多件,大都一針見血,通過日常場景把諸多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之關鍵點出,嘲諷中充滿關懷,辛辣中不乏詼諧;令覽者或忍俊不禁,或低頭沉吟。徜徉其間,過來人自有一幕幕社會變遷的景象重上心頭,共鳴之餘,或能從中有所領悟。對於“八十後”甚而“九十後”的年輕人,這個展覽不但展示了他們喜歡的時令連環圖以外的傳統漫畫,還讓他們對自己的城市多一層了解,對長輩多一份理解。

去年,澳門藝術博物館以“我們的城市,我們的藝博館”為宣傳口號,期盼大眾對自己的城市投入更大的關注,而“漫畫漫話”實際上是這種努力的延續。祝願我們的城市和藝術均能在市民大眾的關注中變得更為美好!

陳浩星
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日期:
2010/03/04 - 201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