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

博爾傑南中國沿海繪畫特展

簡介

 

奧古斯特.博爾傑(Auguste Borget 1808-1877),畫家兼旅行家,出生於法國伊索頓(Issoudun)。一八三六年十月,他由法國出發,開啟歷時數年的環球旅程,行經美國、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魯,一八三八年年中由夏威夷群島來到中國。

他在華近一年的時間裡,主要在南海領域活動,福建沿岸雖見其蹤跡,但還是以澳門、香港及廣東為主,特別是在澳門停駐了約八個月。爾後,因為林則徐受命查禁鴉片,虎門銷煙,中外衝突日益升溫,戰爭蓄勢待發,博爾傑因此離開了澳門,前往東南亞的菲律賓、新加坡、印度等地。最終,一八四零年八月,博爾傑攜帶旅途中繪製的大量寫生作品返回故鄉,結束了近四年漫長的旅程。

返回法國後,一八四二年,博爾傑在巴黎出版了《中國與中國人》一書,圖文並茂的描繪記述,引起西方社會對中國的關注。此書收錄了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期間他在中國采風問俗捕捉繪製的景物圖像,書中版畫以其素描寫生作品為原型轉刻而成。一八四五年,他再發行《環球遊歷的片段》一書,收錄他在環球旅程中於各地所繪製的作品和文字記述。同年,博爾傑為《開放的中華:一個番鬼在大清國》一書繪製插圖,他在中國遊歷的見聞及所獲取的圖像成為該書插圖的參考主軸。

一八三八年八月,博爾傑經已身處南中國海,活動於香港和廣東地區,十月底之後主要逗留在澳門,直至一八三九年六月。澳門這個“天主之名” 的小城是他在華停留最久的城市,他為此間所繪製的作品,又以媽閣廟系列最為著名。博爾傑為澳門、香港和廣東地區的街道、樓房、聖堂、廟宇與各階層華人的生活習俗、民情風土,以及林則徐禁煙有關的政治、軍事活動,進行了生動的圖像描繪和豐富的文字記述。也就是在華遊歷的這個時間段裡,他與同為珠江三角洲留下大量紀實作品的英國畫家錢納利相遇。

博爾傑作為一個畫家,一個旅行家,在環球旅程中大量的圖像記錄與文字敍述,既是文化交流貢獻的寫照,亦是那個沒有照相機年代的重要文獻。他為澳門、香港、廣東所留下的紀實畫作,包括素描、水彩、油畫,以及由其作品圖像為原型轉刻的版畫和插圖,無疑是窺探十九世紀珠江三角洲風土民情的文化遺產,中西文化交流珍貴的圖像史料。

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澳門法國文化協會合作,策劃法國五月項目展覽“浮光掠影──博爾傑南中國沿海繪畫特展”,展出素描、水彩、油畫、版畫、古籍等,作品逾一百二十件。通過十九世紀法國畫家博爾傑東遊紀實的畫作,客觀細膩的視角,簡潔明快的畫風,以認知其時濠江與周邊地區的風情,藉此品味文化的醇厚,感受藝術的溫美,並見證中法文化藝術的交流。

1840年
回到法國後,博爾傑在巴黎的沙龍展示作品

1841年
法國國王路易斯.菲利普訂購了博爾傑以媽閣廟為主題的油畫作品

1842年
博爾傑發行圖文並茂的《中國與中國人》(La Chine et Les Chinois),並將此書獻給國王路易斯.菲利普

1845年
博爾傑發行圖文並茂的《環球遊歷的片段》(Fragments d’un Voyage Autour du Monde)

1845年
博爾傑為《開放的中華:一個番鬼在大清國》(La Chine Ouverte: Aventures d'un Fan-Kouei dans le Pays de Tsin)一書繪製插圖,他在中國遊歷的見聞及所獲取的圖像成為該書插圖的參考來源。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日期:
2016/06/30 -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