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宗脈

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展

簡介


"雲林宗脈" 展覽帶來安徽博物院珍藏的一百二十件套新安畫派名家巨匠之繪畫真跡,讓觀眾全面地認識新安畫派,感受寄情山水的中國文人風骨。展品當中不乏國家一級文物,有部分首次於中國內地以外展出;安徽博物院更將存世稀少的漸江作品,於是次展覽傾巢而出,不容錯過。

展覽分為三部分:

1. 新安八家
清人張庚在《國朝畫徵錄》中把漸江、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四人列為 "四家" 。此提法突出了新安畫家群體裡這四位成員的籍貫和共同的風格趨向,使四家合稱之名不脛而傳。但新安畫派中風格各異的高水準畫家眾多,非此四人所能概括,故擴充之,增加藝術水平相若者四人:程邃、戴本孝、鄭旼、江注,是為 "新安八家" 。

此八家皆為遺民畫家:漸江風格蕭疏澹逸,孤迥清寂;查士標風神懶散,氣韻荒寒;孫逸簡淡韻濃,滌盡俗塵;汪之瑞渴筆焦墨,蒼鬱悠遠;程邃沉鬱蕭森,富金石氣;戴本孝幽寂疏秀,氣象清遠;鄭旼用筆疏簡,意境淡渺;江注清逸偉峻,得漸江精粹。各以 "郊、島之姿,行寒瘦之意" ,表達出超塵拔俗和蒼涼孤傲的品格,較全面體現新安畫派的氣質和風格。

2. 群英
徽籍畫家中具有新安畫派特點的傑出畫家還有很多,許多跟 "新安八家" 有師生關係或受其畫風所影響。其中,師學漸江的有姚宋、祝昌、黃呂、吳定、汪樸、汪家珍和謝紹烈等;師學查士標的有何文煌等;受江注影響的有張儒等;參學程邃的有程鳴等。另外,長年披髮暢遊黃山的僧雪莊畫名直達天聽,是新安八家之外的又一當世名士,受其影響的有釋一智等。這些新安畫家共同築構了新安畫派在明末清初時期的輝煌。

3. 前驅.後勁.同道
新安畫派就如所有藝術流派一樣,不可能完全獨立於歷史源流和時代風尚的影響,而他們的藝術風格也得到後來者的繼承和發展。

前驅--早在漸江之前,新安畫家已有尚倪瓚、黃公望的傳統,其中卓有成就的不乏其人,如汪肇、詹景鳳、李流芳、程嘉燧、李永昌等。

後勁--明末清初的遺民氣節造就了清淡冷漠、意趣荒寒的新安畫派獨特風格。到了清中期,因為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新安畫家在這種基調上有所變化,筆墨氣勢變得更廣闊而富動感。畫家如方士庶、葉灝、汪士通、江士湘、巴慰祖、吳雲、汪滋等,他們跟隨徽商雲集揚州,對中國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同道--跟新安畫家有著較密切交往的著名畫家有蕭從雲、方以智、梅清、龔賢等。他們常與新安畫人唱和交遊,對雙方的藝術思想和繪畫風格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日期:
2012/09/06 -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