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光

方力钧个展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方力钧以标志性的“光头”形象扬名国际。纵观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不但深耕细作,更是涉足广泛,步履不停。

以是次於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尘光:方力钧个展”为例,涵盖素描、油画、木刻版画、瓷版画、水墨、雕塑甚至 NFT,从 8.5 米的巨幅到 A4 大小的作品共 190 件,展现艺术家驾驭不同媒材、尺寸、技法的非凡功力。这些作品的时间跨度逾四十载,背後的艺术脉络勃发蔓生又井然有序,诸如对肖像画、自画像、漫画不落窠臼的解构,传统媒材与当代笔法的大胆结合,幽默、奇谲、冷静、戏剧性兼而有之。那些空虚的光头男子形象、成群结队的怪胎造型、以水墨为拍立得的友人存照,皆具满溢的张力,如同一个充满哈哈镜的迷宫,转换着不同角度,照见“人”这个千古谜团。

“自我”与“他者”,是方力钧作品的重要母题。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有“他人即地狱”的名言,方力钧反却认为“有朋友参与的人生如同人间仙境”,毫不讳言“人就是我的一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时而透过众数的我为面具,以隐没真我;时而强化人物的特徵而使之可辨,以独一无二的他者为镜。换言之,无论是变异的自画像还是如实的肖像画,抑或画作中刻意为之的“在场的缺席”,艺术家对自我形象的可见与不可见、对人物身份的隐与显的取舍,都是一次又一次有关自我、他者与社会关系的思量。

“尘光”,取“和光同尘”之意。这个以“人”为核心的展览,在澳门这座人情紧密、人口密度世界第一的城巿举办,别具意义。从展品中,我们不但能一睹时而孤零乖戾、从众伪装的“自我”,得见有血有肉有缺点有灵魂的“他者”,还更进一步地透过艺术家近年乃至疫情期间的作品,与“众生”对视 。在千人一面的街头风景已成日常、遵守社交距离渐成习惯的今天,口罩下久违的、真诚活脱的众生相,让人格外珍惜。

建构鲜明的视觉语言而不被作茧自缚,乃艺术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当代艺术创作往往“动机”先行,范式、套路有时本末倒置地被视作成功的捷径。方力钧始终如一的“套路”,不在形式,而在以人为本,每件作品的核心不外乎“人如何表现人”。他的作品大多是虚的场景,仅以水和天空打造空间感。努力去除具象场景和故事性的结果,逼使观者更专注画中人的生存景况——让时代的幻灭感、惶惑不安的集体情绪,在人的状态中自然显现,亦是方力钧独步艺坛的能耐之一。

方力钧说过:“画画是画人心。”观众观展前,不妨撕掉“泼皮文化”、“玩世现实主义”等标签,暂且不要笼统地视之为“符号化的人”往“具体的人”的回归,而是徜徉於展览现场,充分感受方力钧作品中变化万千的人的气息、乃至无以名状的“不适”。

以方氏近年的水墨人像为例,相对於筋骨皮肉、比例构图,艺术家更重视塑像本身的精气神。即使对象为前辈、友人、名人,无一不是夸张变异,尽现挠头、挤眉、翻白眼等凡夫诸相。从自嘲的偶像、个人的玩世而至对他者的幽默,这些别样的水墨人像,较以往多了几分柔软、轻盈,却依然带有方氏标志性的、梦魇般的“不适感”,让人想起每当置身人群,总有挥之不去的好奇、警觉、格格不入、克己的惯性乃至逾矩的慾望。那种扑面而来的生之骚动,从艺术家习画之初,延续近半世纪至今,殊为难得。

“尘光”展览的顺利举办,端赖广东美术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档案库等多方支持。作为澳门规模最大的文物艺术类博物馆,以及文化局辖下推广文化艺术的重要平台,艺博馆秉持从人文关怀出发的信念,以引领审美为使命,透过多元的展览鼓励美的省思,并将持续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大家的展览,以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深邃的脉络和复杂性。

所谓“自我”与“他者”的牵绊,无非知己知彼,以立足社会、游刃东西。人的课题,是艺术家的永恒课题,毕竟艺术中最打动人的东西,正是从生命中来,也必须回到生命中去。

 

袁绍珊

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

澳门艺术博物馆一楼及二楼展览厅

开幕日期:
2023/03/03 18:30
展览日期:
2023/03/04 - 2023/06/11
公开导赏服务日期:
2023/3/11 - 6/11 (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15:00-16:00 / 一楼升降机出口处集合 / 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