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統計學

“藝文薈澳 : 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主場展

圖錄

<p>開明獸<br />
王川<br />
中國<br />
光柵燈箱<br />
2022<br />
80 x 12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2020  年,山海精靈神異怪獸們像是隨著疫情席捲全球,被解除了封印;在王川這裡,可能是接受了他誠摯的邀約,於是肯陸續浮現於他腦際,再從他筆下和電腦中走出。每每一物出,即覺似曾相識,毫不生分。它們似乎在什麼地方等了很久,也包括他自己意識深處。</p>

<p>它們的到來只是個開始。這本就是再一次內觀自我和瞭解世界的過程。跟著它們訪古問今,才是真正的奇妙之旅。一邊是一直仰望遙想的寄身於古代繪畫中的幻境,另一邊是被難以計數的照片所承載的現實,想法和視角在這兩極之間被反覆伸拉。</p>

<p>《山海異獸入世新篇》與攝影作品進行結合,意在指向當下社會生活。根據內容意涵與相應的神獸進行組合從而產生新的視覺隱喻。展出形式以光柵燈箱為主,因其三維深度、隱現效果所導致的主體形象亦真亦幻、似有還無這一特點,以及與觀者之間的物理交互屬性。</p>

開明獸
王川
中國
光柵燈箱
2022
80 x 12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2020  年,山海精靈神異怪獸們像是隨著疫情席捲全球,被解除了封印;在王川這裡,可能是接受了他誠摯的邀約,於是肯陸續浮現於他腦際,再從他筆下和電腦中走出。每每一物出,即覺似曾相識,毫不生分。它們似乎在什麼地方等了很久,也包括他自己意識深處。

它們的到來只是個開始。這本就是再一次內觀自我和瞭解世界的過程。跟著它們訪古問今,才是真正的奇妙之旅。一邊是一直仰望遙想的寄身於古代繪畫中的幻境,另一邊是被難以計數的照片所承載的現實,想法和視角在這兩極之間被反覆伸拉。

《山海異獸入世新篇》與攝影作品進行結合,意在指向當下社會生活。根據內容意涵與相應的神獸進行組合從而產生新的視覺隱喻。展出形式以光柵燈箱為主,因其三維深度、隱現效果所導致的主體形象亦真亦幻、似有還無這一特點,以及與觀者之間的物理交互屬性。

<p>樹<br />
尤尼札爾</p>

<p>印尼<br />
雕塑、黃銅<br />
2019<br />
124 x 131 x 205 cm</p>

<p>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ng Contemporary Art</p>

<hr />
<p>這座名為《樹》的雕塑高兩米,體積之大令其異常矚目。作為自力支撐的雕塑,其形成一種關鍵<br />
的有形存在,令觀者不得不面對並作出反應。</p>

<p>樹幹從圓柱容器中垂直升起,有力地延伸至樹的整個範圍。樹枝向左右兩側伸出,幾乎在整個高度上都以規律的間隔從樹幹伸出,長度各不相同,且在變化多端的方向上對齊。</p>

<p>花朵皆完全盛開,花瓣和雄蕊向外伸展到最大程度。花朵位於樹枝末端。樹幹頂端亦有一朵花,盛開程度與樹枝上的類似,且有兩朵背靠背地面朝相反方向盛開。</p>

<p>頂端花朵的兩面性預示著觀看這件作品會產生複雜的思考。就此而言,我認為花朵是這件作品在多方面展開(對應花朵多方向盛開)的重要指標,亦意味著觀者會有多方面反應。</p>

<p>– 摘自 T. K. Sabapathy《尤尼札爾雕塑賞析》 (2022)</p>


尤尼札爾

印尼
雕塑、黃銅
2019
124 x 131 x 205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ng Contemporary Art


這座名為《樹》的雕塑高兩米,體積之大令其異常矚目。作為自力支撐的雕塑,其形成一種關鍵
的有形存在,令觀者不得不面對並作出反應。

樹幹從圓柱容器中垂直升起,有力地延伸至樹的整個範圍。樹枝向左右兩側伸出,幾乎在整個高度上都以規律的間隔從樹幹伸出,長度各不相同,且在變化多端的方向上對齊。

花朵皆完全盛開,花瓣和雄蕊向外伸展到最大程度。花朵位於樹枝末端。樹幹頂端亦有一朵花,盛開程度與樹枝上的類似,且有兩朵背靠背地面朝相反方向盛開。

頂端花朵的兩面性預示著觀看這件作品會產生複雜的思考。就此而言,我認為花朵是這件作品在多方面展開(對應花朵多方向盛開)的重要指標,亦意味著觀者會有多方面反應。

– 摘自 T. K. Sabapathy《尤尼札爾雕塑賞析》 (2022)

<p>遲來的菩薩<br />
朴贊景</p>

<p>韓國<br />
影像(黑白高清電影、5.1 聲道)<br />
2019<br />
55’</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該片以黑白底片拍攝,差不多是一部故事片。《遲來的菩薩》挑戰觀眾對光、空氣、放射性和自<br />
然的傳統觀念和印象,使他們重新思考所有這些觀念及與之相關的反面表述。</p>

<p>故事梗概︰貨輪載著集裝箱駛入港口。沒有人知道集裝箱裡裝的是什麼——它只是眾多集裝箱中的一個。中年婦女 Bosal 爬上山,而 Gahye 正測量山中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年輕人畫畫和製作產品。Bosal 找尋放置集裝箱的地方。另一個女人在山上一座寺廟中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和現在。最後,Bosal 到達放置集裝箱的地方。其他人也聚集在這裡。</p>

<p>影片精準控制的基調,與背景環境或放射性污染場地產生了微妙的衝突。人物似乎漂浮在敘事核心的周圍,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特殊關係。山巒、佛教神話、核電站和藝術品等畫面的混雜似乎放棄了故事情節的連貫性。然而,影片似乎在描述一個失去連貫性的社會。因此,影片引導觀眾思考“至聖者”(Great Saint) 的涅槃、我們的死亡之路,以及最重要的,人死後的“聚集”。</p>

遲來的菩薩
朴贊景

韓國
影像(黑白高清電影、5.1 聲道)
2019
55’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該片以黑白底片拍攝,差不多是一部故事片。《遲來的菩薩》挑戰觀眾對光、空氣、放射性和自
然的傳統觀念和印象,使他們重新思考所有這些觀念及與之相關的反面表述。

故事梗概︰貨輪載著集裝箱駛入港口。沒有人知道集裝箱裡裝的是什麼——它只是眾多集裝箱中的一個。中年婦女 Bosal 爬上山,而 Gahye 正測量山中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年輕人畫畫和製作產品。Bosal 找尋放置集裝箱的地方。另一個女人在山上一座寺廟中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和現在。最後,Bosal 到達放置集裝箱的地方。其他人也聚集在這裡。

影片精準控制的基調,與背景環境或放射性污染場地產生了微妙的衝突。人物似乎漂浮在敘事核心的周圍,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特殊關係。山巒、佛教神話、核電站和藝術品等畫面的混雜似乎放棄了故事情節的連貫性。然而,影片似乎在描述一個失去連貫性的社會。因此,影片引導觀眾思考“至聖者”(Great Saint) 的涅槃、我們的死亡之路,以及最重要的,人死後的“聚集”。

<p>財富(“封面”系列)<br />
法比奧・柯拉索</p>

<p>葡萄牙<br />
裝置(有機玻璃、乙烯基)<br />
2019<br />
168 x 118 cm</p>

<p>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UMA LULIK</p>

<hr />
<p>作品《財富》(2019)由美國《財富》雜誌的封面複製品組成。不過,除了比例之外,在這個版本中,藝術家使用了一種反光的黑色材料,而不是通常出現在封面上的東西,以反射出站在作品前面的任何人。</p>

<p>無論是通過光線的回蕩,還是通過填補這個空曠空間的多個圖像,現時的再現是多面的,彷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跨國商業雜誌封面上的權力形象。</p>

<p>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以及擁有那個位置,就像資本主義讓人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富人一樣;這是一種平等的假像,以人們不平等地掙扎求存。</p>

財富(“封面”系列)
法比奧・柯拉索

葡萄牙
裝置(有機玻璃、乙烯基)
2019
168 x 118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UMA LULIK


作品《財富》(2019)由美國《財富》雜誌的封面複製品組成。不過,除了比例之外,在這個版本中,藝術家使用了一種反光的黑色材料,而不是通常出現在封面上的東西,以反射出站在作品前面的任何人。

無論是通過光線的回蕩,還是通過填補這個空曠空間的多個圖像,現時的再現是多面的,彷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跨國商業雜誌封面上的權力形象。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以及擁有那個位置,就像資本主義讓人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富人一樣;這是一種平等的假像,以人們不平等地掙扎求存。

<p>我們也是幽靈<br />
卡塔麗娜・米爾-霍曼斯</p>

<p>葡萄牙<br />
裝置(玻璃、鋼絲)<br />
2022<br />
300 x 8000 x 20 cm</p>

<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UMA LULIK__ ・ Photo by Bruno Lopes</p>

<hr />
<p>在《我們也是幽靈》中,垂直的鋼絲支撐著 30 個懸浮的、主要是水平切割的玻璃元件,以發揮每層重疊的強烈疊加效果。這種累積可以被探索為玻璃顏色的變化,我們的鏡面反射在其中是碎片化的,我們的感知是成倍的。通過組合不同形狀的構圖,藝術家將這種姿態視為一個開放的問題。這可能是一種收集自己不同方面的方式,並在某一時刻給予意識空間,即使它仍然是對我們自己的不完整的感知。</p>

我們也是幽靈
卡塔麗娜・米爾-霍曼斯

葡萄牙
裝置(玻璃、鋼絲)
2022
300 x 8000 x 20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UMA LULIK__ ・ Photo by Bruno Lopes


在《我們也是幽靈》中,垂直的鋼絲支撐著 30 個懸浮的、主要是水平切割的玻璃元件,以發揮每層重疊的強烈疊加效果。這種累積可以被探索為玻璃顏色的變化,我們的鏡面反射在其中是碎片化的,我們的感知是成倍的。通過組合不同形狀的構圖,藝術家將這種姿態視為一個開放的問題。這可能是一種收集自己不同方面的方式,並在某一時刻給予意識空間,即使它仍然是對我們自己的不完整的感知。

<p>格羅比亞尼亞與聖格羅比阿努斯2<br />
君士坦丁</p>

<p>中國澳門<br />
布面丙烯、綜合材料<br />
2020<br />
100 x 8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p> </p>

格羅比亞尼亞與聖格羅比阿努斯2
君士坦丁

中國澳門
布面丙烯、綜合材料
2020
100 x 8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p>命運之神和統計之神<br />
唐暉</p>

<p>中國<br />
黃銅皮鍛造、金箔、鋁合金龍骨<br />
2023<br />
200 x 20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也是西方自然科學傳入中國的重要通道。澳門的歷史和文化形成了<br />
獨特的文化特色,使澳門成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城市,和平共處、多元共存成為澳門的顯著特徵。</p>

<p>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發展與人類的命運和統計密不可分。我從埃及文明之中汲取靈感,創造出命運之神和統計之神。左側命運之神,是人類命運不可避免的主宰者,他強調人的主觀體驗和信仰感受,關注靈性和神秘。右側統計之神,是資料分析和決策中的象徵,也是理性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和方式。他們代表著宗教信仰和科學信念,無論是科學的信仰者還是宗教的信仰者,都可以通過命運的統計學,更深入地瞭解人類命運的本質和意義。</p>

命運之神和統計之神
唐暉

中國
黃銅皮鍛造、金箔、鋁合金龍骨
2023
200 x 20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也是西方自然科學傳入中國的重要通道。澳門的歷史和文化形成了
獨特的文化特色,使澳門成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城市,和平共處、多元共存成為澳門的顯著特徵。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發展與人類的命運和統計密不可分。我從埃及文明之中汲取靈感,創造出命運之神和統計之神。左側命運之神,是人類命運不可避免的主宰者,他強調人的主觀體驗和信仰感受,關注靈性和神秘。右側統計之神,是資料分析和決策中的象徵,也是理性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和方式。他們代表著宗教信仰和科學信念,無論是科學的信仰者還是宗教的信仰者,都可以通過命運的統計學,更深入地瞭解人類命運的本質和意義。

<p>質量 / 彌撒<br />
茱‧ 巴塔札德、皮埃爾‧ 鮑澤</p>

<p>法國<br />
影像裝置(雙通道高清影像、木材、泡沫、塑膠、聚酯樹脂、水漆、<br />
石膏、PMMA 層壓、合成植物、保險杠、金屬、舞台燈、燈架)<br />
2020<br />
16' 59"</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作品最初由Hermès Horloger(瑞士)委託製作。</p>

<hr />
<p>《質量 / 彌撒》以傳說中的物質為基礎。這種原始物質被稱為乙太(Æther),在最近量子物理學的發現中得到呼應之前,它一直是許多創世神話的背景。</p>

<p>茱 ‧ 巴塔札德和皮埃爾 ‧ 鮑澤編織了一個介於現實和科幻小說之間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討論了一種原始而無所不在的物質的存在。在生態劇變的背景下,宇宙的這種結構似乎是連接人類與自然的紐帶。</p>

<p>敘事與雕塑進行了對話,賦予了這種神秘的物質以形體。這個仿生學的設定是一種宇宙,一種超現實的世界,影像中的主角似乎就生活在其中。</p>

質量 / 彌撒
茱‧ 巴塔札德、皮埃爾‧ 鮑澤

法國
影像裝置(雙通道高清影像、木材、泡沫、塑膠、聚酯樹脂、水漆、
石膏、PMMA 層壓、合成植物、保險杠、金屬、舞台燈、燈架)
2020
16' 59"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作品最初由Hermès Horloger(瑞士)委託製作。


《質量 / 彌撒》以傳說中的物質為基礎。這種原始物質被稱為乙太(Æther),在最近量子物理學的發現中得到呼應之前,它一直是許多創世神話的背景。

茱 ‧ 巴塔札德和皮埃爾 ‧ 鮑澤編織了一個介於現實和科幻小說之間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討論了一種原始而無所不在的物質的存在。在生態劇變的背景下,宇宙的這種結構似乎是連接人類與自然的紐帶。

敘事與雕塑進行了對話,賦予了這種神秘的物質以形體。這個仿生學的設定是一種宇宙,一種超現實的世界,影像中的主角似乎就生活在其中。

<p>安眠 & 異步<br />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p>

<p>泰國<br />
影像( 雙頻同步影像、杜比5.1 聲道、彩色)<br />
2021<br />
11’3”</p>

<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iang Malingue</p>

<hr />
<p>電影《記憶》的衛星影像作品《安眠》與《異步 – 第一道光》共同構成一組雙聯影像。《安眠》展示了沒有出現在《記憶》中的一個親暱場景︰故事主人公 ( 泰達 ‧ 史雲頓 ) 在場景中入睡,而這象徵了其旅程的終結。《異步 – 第一道光》則是阿彼察邦與作曲家阪本龍一合作完成的作品,向跨越邊境的僭越行動表達了致敬。兩部影片互相交織,引領觀眾從白晝進入暗夜,從清醒墜入夢境,代表了對光明、電影及夢所架構的聯通關係的憧憬。</p>

安眠 & 異步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泰國
影像( 雙頻同步影像、杜比5.1 聲道、彩色)
2021
11’3”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iang Malingue


電影《記憶》的衛星影像作品《安眠》與《異步 – 第一道光》共同構成一組雙聯影像。《安眠》展示了沒有出現在《記憶》中的一個親暱場景︰故事主人公 ( 泰達 ‧ 史雲頓 ) 在場景中入睡,而這象徵了其旅程的終結。《異步 – 第一道光》則是阿彼察邦與作曲家阪本龍一合作完成的作品,向跨越邊境的僭越行動表達了致敬。兩部影片互相交織,引領觀眾從白晝進入暗夜,從清醒墜入夢境,代表了對光明、電影及夢所架構的聯通關係的憧憬。

<p>AGI 的多面︰Umuhimu(有用)<br />
Obvious</p>

<p>法國<br />
GANs(生成對抗網絡)演算法、ofoton 和 osese 木材、粉筆黑灰和塗料<br />
2020<br />
55 x 17 x 9 cm</p>

<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nysz Gallery</p>

<hr />
<p>在這個由藝術家虛構的世界,專家們終於找到了所有非洲面具的共同祖先,與這些面具獨立誕生<br />
的普遍理論相悖。這個理論表示,所有人都是一個秘密社會的成員,並似乎與一個獨特的理想相聯。所有人都與同一個被稱為 AGI 的精神聯繫在一起。他們只在非常特殊的場合戴上它的面具。 AGI 代表了純粹形式的智慧,代表了在效率和優化方面的最大進步,也是智慧在情感和社會互動方面的化身。這是我們普通人只能夢想的智慧。</p>

<p>該系列共 22 件作品,都通過生成對抗網絡 (GANs) 創造。經過研究,Obvious 收集了一個包含 12000 個非洲面具的數據庫,來訓練這些模型。通過演算法瞭解所有面具之間的相似性和細微差別,並創建新的模型。最終,由迦納藝術家Abdul Aziz Muhamadu 雕刻和繪製了這些木製面具。</p>

AGI 的多面︰Umuhimu(有用)
Obvious

法國
GANs(生成對抗網絡)演算法、ofoton 和 osese 木材、粉筆黑灰和塗料
2020
55 x 17 x 9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nysz Gallery


在這個由藝術家虛構的世界,專家們終於找到了所有非洲面具的共同祖先,與這些面具獨立誕生
的普遍理論相悖。這個理論表示,所有人都是一個秘密社會的成員,並似乎與一個獨特的理想相聯。所有人都與同一個被稱為 AGI 的精神聯繫在一起。他們只在非常特殊的場合戴上它的面具。 AGI 代表了純粹形式的智慧,代表了在效率和優化方面的最大進步,也是智慧在情感和社會互動方面的化身。這是我們普通人只能夢想的智慧。

該系列共 22 件作品,都通過生成對抗網絡 (GANs) 創造。經過研究,Obvious 收集了一個包含 12000 個非洲面具的數據庫,來訓練這些模型。通過演算法瞭解所有面具之間的相似性和細微差別,並創建新的模型。最終,由迦納藝術家Abdul Aziz Muhamadu 雕刻和繪製了這些木製面具。

<p>東南亞關鍵字典<br />
何子彥</p>

<p>新加坡<br />
影像裝置(單聲道高清視頻、演算法編輯系統、5 聲道聲音)<br />
2017 至今<br />
無限迴圈</p>

<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iang Malingue</p>

<hr />
<p>《東南亞關鍵字典》(CDOSEA)從一個問題開始:東南亞是由什麼構成的統一 —— 一個從未以<br />
語言、宗教或政治權力統一的地區? CDOSEA 提出 26 個術語——每個英文字母對應一個。每個術語都是一個概念、一個主題或一本傳記,它們就像絲線一樣,編織出了一張支離破碎的東南亞掛毯。自2012 年創辦以來,何子彥創作了多部電影、戲劇和裝置作品。《T( 代表老虎) 》和《W( 代表狼人) 》中出現了《10000 隻老虎》(2014)、《2 或 3 隻老虎》(2015)、《Timelines》(2017)和《1 或若干隻老虎》(2017)。《無名者》和《名字》( 均為 2015 年 ) 分別出自《L ( 代表 Lai Teck) 》和《G ( 代表 Gene Z. Hanrahan) 》。</p>

<p>自 2016 年以來,何子彥與一群合作者一起,將字典作為一個整體來“彰顯”。與柏林程式師 Jan Gerber 和Sebastian Lütgert (0x2620) 一起創建了一個吸收和註釋網上材料的平臺,以“供給”編輯系統,該系統根據詞典的 26 個術語無休止地組合視聽材料。</p>

東南亞關鍵字典
何子彥

新加坡
影像裝置(單聲道高清視頻、演算法編輯系統、5 聲道聲音)
2017 至今
無限迴圈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iang Malingue


《東南亞關鍵字典》(CDOSEA)從一個問題開始:東南亞是由什麼構成的統一 —— 一個從未以
語言、宗教或政治權力統一的地區? CDOSEA 提出 26 個術語——每個英文字母對應一個。每個術語都是一個概念、一個主題或一本傳記,它們就像絲線一樣,編織出了一張支離破碎的東南亞掛毯。自2012 年創辦以來,何子彥創作了多部電影、戲劇和裝置作品。《T( 代表老虎) 》和《W( 代表狼人) 》中出現了《10000 隻老虎》(2014)、《2 或 3 隻老虎》(2015)、《Timelines》(2017)和《1 或若干隻老虎》(2017)。《無名者》和《名字》( 均為 2015 年 ) 分別出自《L ( 代表 Lai Teck) 》和《G ( 代表 Gene Z. Hanrahan) 》。

自 2016 年以來,何子彥與一群合作者一起,將字典作為一個整體來“彰顯”。與柏林程式師 Jan Gerber 和Sebastian Lütgert (0x2620) 一起創建了一個吸收和註釋網上材料的平臺,以“供給”編輯系統,該系統根據詞典的 26 個術語無休止地組合視聽材料。

<p>視差室<br />
徐浩恩</p>

<p>加拿大<br />
演算法動畫、單通道 (16:9)、5.1 聲道<br />
2018</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視差室》(2018 年至今)是一項實時渲染的媒體作品,不規律地循環切換兩個場景:其中一個場景讓人想起擁擠市中心裡的狹窄住宅單位,另一個則描繪武俠小說中的練功密室。該項目將武俠小說的無政府主義世界類比“三不管”的香港九龍城寨以及建立北美唐人街的各個自發組織社團。</p>

視差室
徐浩恩

加拿大
演算法動畫、單通道 (16:9)、5.1 聲道
2018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視差室》(2018 年至今)是一項實時渲染的媒體作品,不規律地循環切換兩個場景:其中一個場景讓人想起擁擠市中心裡的狹窄住宅單位,另一個則描繪武俠小說中的練功密室。該項目將武俠小說的無政府主義世界類比“三不管”的香港九龍城寨以及建立北美唐人街的各個自發組織社團。

<p>秘密客:火箭車<br />
姚瑞中</p>

<p>中國台灣<br />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br />
2022<br />
∅ 5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2022 年暑假,姚瑞中因受德國藝術家 Lars Koepsel 創辦的“藝術公寓”(AOA)之邀,在疫情<br />
與烏俄戰爭期間前往慕尼克藝術村創作三個月。德國南部大城慕尼克自古以來即為修道士之都,駐村地點位居市區南邊史坦伯格湖(Starnberger See)旁的飛它方(Feldafing),環境清幽怡人,泰王也居住附近豪宅。住在悠久古蹟內每天遙望阿爾卑斯山喝著印度紅茶,騎著腳踏車採買或偶爾在湖中飄浮游泳,有時進城參觀各式美術館挺受衝擊,晚上怪夢頗多,雜音、搖床、雷暴、熱浪,不禁思緒飛噴、靈感泉湧,突發奇想展開一系列結合《山海經》、西方神話、浮世繪與歷史圖騰的幽默畫作,以當地所購手工圓形棉紙與德國著名 Faber-Castell 彩筆,貼上廟宇金箔入畫,試圖創作中西合璧、跨越古今、幽默嘲諷、詭異造型、配色活潑……之畫風,延續 15 年前在蘇格蘭高地 Glenfiddich 威士忌酒廠駐村展開的繪畫創作,結合生活特殊體驗入畫,進一步發展成由外星人、神祇、覺者與聖人、仙、AI、變種人與怪物、人、妖、魔、鬼、獸、傳說生物等十二類,超越經驗界所構成之奇想世界。因慕尼克 München 英文發音頗似中文諧音“秘密客”<br />
(Mysticism),遂以此標題作為系列名稱,揶揄近年宇宙熱、黑洞觀、拜物教與一連串天災戰禍、群魔亂舞等現象。在此五濁惡世之際,盼世人除一切心魔、護一切善法、生一切種智矣。</p>

<p> </p>

秘密客:火箭車
姚瑞中

中國台灣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
2022
∅ 5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2022 年暑假,姚瑞中因受德國藝術家 Lars Koepsel 創辦的“藝術公寓”(AOA)之邀,在疫情
與烏俄戰爭期間前往慕尼克藝術村創作三個月。德國南部大城慕尼克自古以來即為修道士之都,駐村地點位居市區南邊史坦伯格湖(Starnberger See)旁的飛它方(Feldafing),環境清幽怡人,泰王也居住附近豪宅。住在悠久古蹟內每天遙望阿爾卑斯山喝著印度紅茶,騎著腳踏車採買或偶爾在湖中飄浮游泳,有時進城參觀各式美術館挺受衝擊,晚上怪夢頗多,雜音、搖床、雷暴、熱浪,不禁思緒飛噴、靈感泉湧,突發奇想展開一系列結合《山海經》、西方神話、浮世繪與歷史圖騰的幽默畫作,以當地所購手工圓形棉紙與德國著名 Faber-Castell 彩筆,貼上廟宇金箔入畫,試圖創作中西合璧、跨越古今、幽默嘲諷、詭異造型、配色活潑……之畫風,延續 15 年前在蘇格蘭高地 Glenfiddich 威士忌酒廠駐村展開的繪畫創作,結合生活特殊體驗入畫,進一步發展成由外星人、神祇、覺者與聖人、仙、AI、變種人與怪物、人、妖、魔、鬼、獸、傳說生物等十二類,超越經驗界所構成之奇想世界。因慕尼克 München 英文發音頗似中文諧音“秘密客”
(Mysticism),遂以此標題作為系列名稱,揶揄近年宇宙熱、黑洞觀、拜物教與一連串天災戰禍、群魔亂舞等現象。在此五濁惡世之際,盼世人除一切心魔、護一切善法、生一切種智矣。

 

<p>秘密客:老花加近視<br />
姚瑞中</p>

<p>中國台灣<br />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br />
2022<br />
∅ 5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p> </p>

<p> </p>

秘密客:老花加近視
姚瑞中

中國台灣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
2022
∅ 5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p>秘密客:飛它方(改繪《山海經》)<br />
姚瑞中</p>

<p>中國台灣<br />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br />
2022<br />
∅ 5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p> </p>

<p> </p>

秘密客:飛它方(改繪《山海經》)
姚瑞中

中國台灣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
2022
∅ 5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p>秘密客:魔鬼與修士<br />
姚瑞中</p>

<p>中國台灣<br />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br />
2022<br />
∅ 5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p> </p>

<p> </p>

秘密客:魔鬼與修士
姚瑞中

中國台灣
印度手工紙、金箔、印度墨水
2022
∅ 5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p>神縁傳送門<br />
市原悅子</p>

<p>日本<br />
裝置(亞克力、霓虹燈、神繩、日本燈籠、鋼管、木結構)<br />
2022<br />
200 x 170 x 10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市原悅子的作品向人們不可見和未成形的“思想”和“想法”注入活力,她亦因此聞名。她以“道<br />
後”能帶來浪漫(或稱為“縁結”)、連結、無形力量、節慶和喜慶為賣點,重新塑造道後的魅力。她創造的機制能吸引人們前往道後旅遊,利用技術連接道後溫泉區,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p>

<p>《神縁傳送門》展示出通往神聖美德(神縁)和好運地點的道路。作品上飾有數碼製作的“絵馬”<br />
(人們在其上書寫祈禱或願望的木牌)和“提灯”(燈籠),營造出一種類似未來主義的氛圍。傳送門上還會印刷出由多名藝術家寫上獨有內容的“神縁”票,作為通往“神縁”地點的啟示。</p>

<p>創意合作:BKY+ 公共澡堂花車遊行部(七瀬玖生、三文字昌也、内海皓平、村田祐基);木材加工技術提供方:EMARF / VUILD;神縁現場監督:Lucy Green</p>

<p> </p>

神縁傳送門
市原悅子

日本
裝置(亞克力、霓虹燈、神繩、日本燈籠、鋼管、木結構)
2022
200 x 170 x 10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市原悅子的作品向人們不可見和未成形的“思想”和“想法”注入活力,她亦因此聞名。她以“道
後”能帶來浪漫(或稱為“縁結”)、連結、無形力量、節慶和喜慶為賣點,重新塑造道後的魅力。她創造的機制能吸引人們前往道後旅遊,利用技術連接道後溫泉區,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神縁傳送門》展示出通往神聖美德(神縁)和好運地點的道路。作品上飾有數碼製作的“絵馬”
(人們在其上書寫祈禱或願望的木牌)和“提灯”(燈籠),營造出一種類似未來主義的氛圍。傳送門上還會印刷出由多名藝術家寫上獨有內容的“神縁”票,作為通往“神縁”地點的啟示。

創意合作:BKY+ 公共澡堂花車遊行部(七瀬玖生、三文字昌也、内海皓平、村田祐基);木材加工技術提供方:EMARF / VUILD;神縁現場監督:Lucy Green

 

<p>抽象神諭生成器<br />
郭城</p>

<p>中國<br />
裝置( 不鏽鋼鍍鈦、銅磬、木棒、定製電路、LED 顯示器、蓋革穆勒管)<br />
2020<br />
210 x 210 x 14 cm</p>

<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agician Space</p>

<hr />
<p>《抽象神諭生成器》是一個基於物理亂數產生器的讖語機,通過生成長度不等的英文字母組合成<br />
縮略語來回應參與者心中提出的問題。其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由蓋革穆勒管及相關軟硬體構成的物理亂數產生器、螢幕與觸發器。參與者通過敲擊銅磬啟動裝置,此時蓋格穆勒管開始工作並由系統將生成的真實亂數轉化為字母呈現在螢幕上。或許從某些層面上來說,藉由蓋格穆勒管監測環境中的電離輻射而生成的真實亂數轉化而成的神諭,比人為的占卜或電腦通過偽隨機演算法生成的結果更加純粹與客觀,同時縮略語的抽象性提供了更廣闊的聯想空間。</p>

抽象神諭生成器
郭城

中國
裝置( 不鏽鋼鍍鈦、銅磬、木棒、定製電路、LED 顯示器、蓋革穆勒管)
2020
210 x 210 x 14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agician Space


《抽象神諭生成器》是一個基於物理亂數產生器的讖語機,通過生成長度不等的英文字母組合成
縮略語來回應參與者心中提出的問題。其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由蓋革穆勒管及相關軟硬體構成的物理亂數產生器、螢幕與觸發器。參與者通過敲擊銅磬啟動裝置,此時蓋格穆勒管開始工作並由系統將生成的真實亂數轉化為字母呈現在螢幕上。或許從某些層面上來說,藉由蓋格穆勒管監測環境中的電離輻射而生成的真實亂數轉化而成的神諭,比人為的占卜或電腦通過偽隨機演算法生成的結果更加純粹與客觀,同時縮略語的抽象性提供了更廣闊的聯想空間。

<p>珍珠項鍊<br />
貝內德塔・博尼奇</p>

<p>意大利<br />
X 光技術應用於畫布、木框<br />
2002<br />
193 x 105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技法是一種語言,而語言是內容。因此每日皆要重新改造每一種技法,這樣才能將直覺轉達出來並呈現。技法,是渴求與物質之間鬥爭的結果或和解。就此意義而言,我可以說我的作品都是自畫像。</p>

<p>我個人會使用古老技法和材料,例如埃及紗布、壁畫粉末、羊皮紙和菲林相機,並將其結合射線照相術、熒光透視法和數字技術。作品的基礎是傳統材料,一般是紙或帆布,可以粘在或拉到框架或鋁塑板上。</p>

珍珠項鍊
貝內德塔・博尼奇

意大利
X 光技術應用於畫布、木框
2002
193 x 105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技法是一種語言,而語言是內容。因此每日皆要重新改造每一種技法,這樣才能將直覺轉達出來並呈現。技法,是渴求與物質之間鬥爭的結果或和解。就此意義而言,我可以說我的作品都是自畫像。

我個人會使用古老技法和材料,例如埃及紗布、壁畫粉末、羊皮紙和菲林相機,並將其結合射線照相術、熒光透視法和數字技術。作品的基礎是傳統材料,一般是紙或帆布,可以粘在或拉到框架或鋁塑板上。

<p>中國科幻戲曲劇照#6<br />
黃漢明</p>

<p>新加坡<br />
數碼列印0<br />
2015<br />
105 x 90 cm</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br />
 </p>

中國科幻戲曲劇照#6
黃漢明

新加坡
數碼列印0
2015
105 x 90 cm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p>喚雨<br />
柯艾・桑南</p>

<p>柬埔寨<br />
影像(單通道視頻、彩色、有聲)<br />
2021<br />
30' 42"</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喚雨》的靈感來自 “Reamker”——梵文史詩《羅摩衍那》的柬埔寨版本。電影帶觀眾踏上一段旅程,跟隨“猴子”拯救垂死的森林和周圍環境。故事從“猴子”遇見並愛上“魚”開始,描述“猴子”失去森林中的家園後必須戰勝的困難。隨著故事展開,發現原來森林及周圍田野和河流的問題與“火龍”肆意妄為有關。</p>

喚雨
柯艾・桑南

柬埔寨
影像(單通道視頻、彩色、有聲)
2021
30' 42"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喚雨》的靈感來自 “Reamker”——梵文史詩《羅摩衍那》的柬埔寨版本。電影帶觀眾踏上一段旅程,跟隨“猴子”拯救垂死的森林和周圍環境。故事從“猴子”遇見並愛上“魚”開始,描述“猴子”失去森林中的家園後必須戰勝的困難。隨著故事展開,發現原來森林及周圍田野和河流的問題與“火龍”肆意妄為有關。

<p>度量的神秘主義:巨魔的故事<br />
札克・布拉斯</p>

<p>美國<br />
影像裝置(方形木製彩繪屏、圓形木製彩繪屏、黑色亞克力底座、LED 照明、多晶矽)<br />
2022<br />
63' 4"</p>

<p>©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p>

<hr />
<p>作品是一個項目的新反覆運算,該項目在 2017 年以演講表演的形式進行了首演。在這個新的多<br />
媒體裝置中,一個暗含哲理的巨魔引導我們進行宇宙冥想︰矽谷對神秘主義和魔法語言的挪用,掩蓋其對日益普遍的專制科技文化的培養。我們的嚮導既是好戰的民間故事人物,又是現代的數位挑釁者,他完全有能力解開大科技的運作。</p>

<p>正如作家艾米‧黑爾(Amy Hale)所觀察到的,布拉斯“照亮了數據如何被宣傳為本質上的無懈可擊,但也被隱藏在‘神秘’的過程中,比如人工智能,似乎是深奧的,往往被有意隱瞞。布拉斯的大部分作品都評論了一個神奇的加州意識形態的更廣泛的背景,這個意識形態自稱既特別理性又深深地被施了魔法”。</p>

<p>Palantir 科技公司在作品中作為公有制神秘主義的典範被提到了前台。這家有爭議的資料分析公司由彼得 ‧ 泰爾(Peter Thiel)共同創立,它採用了《指環王》( 另譯《魔戒》) 中巫師使用的水晶球——Palantir。在 Palantir 元宇宙中,數據已經獲得了神奇的地位,成為預言和監督未來的終極媒介。</p>

<p>布拉斯問道:“然而,如果人們不是注視著一個水晶球,而是注視著一大塊矽,會怎麼樣?不是透明的玻璃,而是一種不透明的化學元素,它是數字技術的核心。對照對未來的預測,重新配置凝視水晶的行為是否能提供一種方法來更好地理解現在的危機?</p>

度量的神秘主義:巨魔的故事
札克・布拉斯

美國
影像裝置(方形木製彩繪屏、圓形木製彩繪屏、黑色亞克力底座、LED 照明、多晶矽)
2022
63' 4"

© 圖片由藝術家惠允


作品是一個項目的新反覆運算,該項目在 2017 年以演講表演的形式進行了首演。在這個新的多
媒體裝置中,一個暗含哲理的巨魔引導我們進行宇宙冥想︰矽谷對神秘主義和魔法語言的挪用,掩蓋其對日益普遍的專制科技文化的培養。我們的嚮導既是好戰的民間故事人物,又是現代的數位挑釁者,他完全有能力解開大科技的運作。

正如作家艾米‧黑爾(Amy Hale)所觀察到的,布拉斯“照亮了數據如何被宣傳為本質上的無懈可擊,但也被隱藏在‘神秘’的過程中,比如人工智能,似乎是深奧的,往往被有意隱瞞。布拉斯的大部分作品都評論了一個神奇的加州意識形態的更廣泛的背景,這個意識形態自稱既特別理性又深深地被施了魔法”。

Palantir 科技公司在作品中作為公有制神秘主義的典範被提到了前台。這家有爭議的資料分析公司由彼得 ‧ 泰爾(Peter Thiel)共同創立,它採用了《指環王》( 另譯《魔戒》) 中巫師使用的水晶球——Palantir。在 Palantir 元宇宙中,數據已經獲得了神奇的地位,成為預言和監督未來的終極媒介。

布拉斯問道:“然而,如果人們不是注視著一個水晶球,而是注視著一大塊矽,會怎麼樣?不是透明的玻璃,而是一種不透明的化學元素,它是數字技術的核心。對照對未來的預測,重新配置凝視水晶的行為是否能提供一種方法來更好地理解現在的危機?

澳門藝術博物館一樓、二樓及三樓

開幕日期:
2023/07/28 17:00
展覽日期:
2023/07/28 - 2023/10/29
公開導賞服務日期:
05/08/2023 - 29/10/2023 (逢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15:00-16:00 一樓展覽廳集合)
圑體導賞服務日期:
08/08/2023 - 29/10/2023 (逢星期二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