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

前 言

 

重華宮,紫禁城西北一隅,乾西五所中的一處院落—乾西二所。乾西五所,是內廷西六宮以北,五座院落的統稱,始建於明初。由東向西分別稱為頭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為南北三進院。在清雍正時期是皇子、皇孫們居住的地方。

雍正五年(1727),十七歲的皇四子弘曆成婚並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弘曆被冊封為和碩寶親王。雍正皇帝為弘曆的居所賜名“樂善堂”。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離世,皇四子和碩寶親王弘曆繼位為君,改翌年年號為乾隆。

清代從雍正皇帝開始以養心殿為寢宮,直至清朝結束。乾隆皇帝即位後便移居養心殿,乾西二所因此成為了“潛龍邸”而加以尊崇。乾隆皇帝繼位後,將乾西二所升格為“宮”,賜名“重華宮”,成為了有別於養心殿的又一活動中心。乾隆皇帝對重華宮的改造極為用心,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建戲臺,三所改為重華宮廚房,而後拆四、五所改建建福宮及花園。從而徹底改變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規整格局。

重華宮之名出自《尚書.虞書.舜典》“帝舜曰重華,協於帝,濬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取義”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用此德合於帝堯,與堯俱聖明也。”“重華”寓意父子兩代如堯、舜相繼的聖明皇帝。

在乾隆皇帝的一生中,從成婚後移居乾西二所,到駕鶴西去,重華宮在七十二年的歲月中,佔據著乾隆皇帝內心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華宮既是乾隆皇帝的“書房”、“珍寶庫”,亦是聯絡感情的場所,逢年過節在這裡舉行一些形式活潑的家宴、茶宴、廷臣宴。由潛邸升格成為宮殿,重華宮始終帶有皇帝的私人情感。七十三歲的乾隆皇帝在《重華宮記》中寫道:“少而居之,長而習之,四十餘年之政,皆由是而出。”“蓋宿學之所安,舊劍不能忘也,是以四十八年以來,元旦除夕,無不於此少坐。”透過重華宮我們看到了一個敏而好學的少年,一名孝心至誠的兒子,一位情深繾綣的丈夫,一個繼承祖、父遺志的皇帝,一位勤政理國的君王。



開幕日期:
2024/11/28 17:30
展覽日期:
2024/11/29 - 2025/03/02
公開導賞服務日期:
2024/11/30-2025/03/02 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 下午3時至4時
圑體導賞服務日期:
2024/12/3-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