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双鱼、法轮等是常见的佛教吉祥纹样,寓意深远。它们总共包含八件宝物,并且在佛教艺术中展现了璀璨的价值。
“八宝”纹,亦称“八吉祥”纹,即藏传佛教象徵吉祥的八件宝物为题材的纹饰,由法轮、法螺、宝伞、胜利幢、莲花、宝瓶、双鱼、吉祥结组成,在佛殿、佛坛、法器、供器、唐卡及建筑皆随处可见。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养,故此,此八物极爲殊胜尊贵,为佛教弟子和信衆推崇尊敬。“八宝”在西藏尤为常见,因其寓意吉祥、和平、圆满、幸福,逐渐成为西藏民间传统工艺中的主要图案纹饰。
是次展览展出多件与“八宝”题材相关的珍藏文物,既有清宫的精良制作,也有藏区进献而来的稀珍作品。以乾隆年间由景德镇御窑专为清宫烧制的“白地描金勾莲八宝纹奔巴瓶”为例,通体白釉地上以描金手法绘图,腹部绘勾莲纹、八宝纹,在瓷器上绘画这类纹饰配搭是乾隆朝较流行的装饰题材。釉质细腻,纹饰线条均匀流畅,端庄华丽,是象徵祥瑞和如意的艺术珍宝。“奔巴”供於清宫佛堂,亦有赏赐藏区领袖及寺院,见证西藏地方与乾隆时期宫廷之间艺术审美与工艺技术的互动。
新春见八宝、迎好运!切勿错过。
#吉祥殊胜 #艺博馆 #故宫 #扎什伦布寺 #佛教珍宝 #见八宝迎好运
***********************************************
“吉祥殊胜——故宫与扎什伦布寺珍藏文物展”
展览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3月17日
开放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7时(下午6时30分後停止入场),逢星期一休馆,公众假期照常开放,免费入场
展览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四楼(澳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
粤语导赏:展览期间逢周六、日及公众假期下午3时至4时
查 询:(853)8791 9814
网 页:www.MAM.gov.mo

展品35
白地描金勾莲八宝纹奔巴瓶
清乾隆时期(1736-1795)
高26.5厘米,底径1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皇室推崇藏传佛教,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出各式各样的佛教瓷器,以乾隆时期最为盛行,瓷质“奔巴”即是其中之一。“奔巴”,藏语bum pa为“瓶”的音译,有流者称壶,无流者称瓶。瓷质“奔巴”釉彩品种丰富,有青花、古铜彩、金彩、斗彩、粉彩等。

佛教文化博大深,吉祥意象如来藏。
“吉祥殊胜——故宫与扎什伦布寺珍藏文物展”特设千佛墙,欢迎大家来试试运气,揭开佛像磁贴,抽取不同的手印、持物及吉祥八宝,了解不同含意後,更能在展场寻找相关展品中的艺术意象宝藏,在不同展品中获得印证,加深对佛教文化的认识的同时,带走一份专属的启迪和祝福。

“法轮”(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

“法螺”(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

“宝伞”(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 。

“胜利幢”(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

莲花”(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

“宝瓶”(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

“双鱼”(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

“吉祥结”(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不妨考考眼力,把以下这些带有“八吉祥”纹饰的展品找出来。

展品 34
掐丝珐琅须弥山满达
清(1644-1911)
通高57厘米,底径4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满达,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又称曼荼罗、曼达等,意为坛、坛场、坛城等。此件满达以掐丝珐琅工艺制作。满达台面中央高耸的须弥山上置亭台楼阁和树木,须弥山两侧置日和月,台面周围环立七政宝、八吉祥等;侧面环周饰花纹、八吉祥纹、梵字、连珠纹、莲瓣纹等。

展品 36-40
乾隆款金地粉彩勾莲八宝纹五供
清乾隆时期(1736-1795)
香炉高37.2厘米,最宽36.7厘米,口径20厘米烛台高37厘米,底径14.9厘米
花瓶高37厘米,底径1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套瓷五供瓷质细腻,外壁施以金釉为地,上绘五彩勾莲八宝纹,呈色均匀,纹饰线条流畅,且造型大气,工艺精湛,颇具皇家风范。

展品 26
毗舍浮佛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画框:纵160厘米,横87厘米
画心:纵113厘米,横7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唐卡为北海七佛塔碑刻石画像传拓本之一。背景为墨色,线条留白,再用金线填描,表现了七佛之一的毗舍浮佛。
画上方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书写毗舍浮佛偈。画面边括双框,外框上下绘双龙戏珠,两侧为升龙逐宝图案,栏内四隅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属“乾隆丁酉钦定”款,内框上下绘七珍,左右画八宝。

展品 18
绿地粉彩莲托八吉祥纹奔巴壶
清乾隆时期(1736-1795)
高20厘米,口径7×12厘米,底径10厘米
扎什伦布寺藏
壶体内、外以松石绿釉为地,外壁绿地上绘粉彩纹饰,口、颈部绘缠枝莲花纹,腹部为莲托八吉祥纹。各部分衔接处饰以金彩,口沿及流口为金彩连珠纹。色彩鲜艶,造型、纹饰均具有浓郁的雪域高原特徵。此件奔巴壶工艺精湛,为乾隆粉彩瓷器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