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又生

何多苓藝術大展

獻辭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四川美術學院學生的作品異軍突起,彷彿啟明星般出現在東方中國的美術地平線上,宣告著一個嶄新時代朗朗晴天的出現。何多苓就是其中一位倍受矚目的四川美院學生。正如其轟動一時的作品《春風已經蘇醒》題目所形容,沉寂多年的中國美術界再次春潮湧動,藝術家們各領風騷,令百花齊放的中國畫壇好一陣熱鬧。繼成名作《春風已經蘇醒》後,何多苓又交出《青春》,以及根據契訶夫同名小說《帶閣樓的房子》而創作的連環畫,奠定他在中國畫壇不可忽視的地位。

四十多年來,何多苓定居中國西南重鎮四川成都,專心致志於自己的美術追求。他說︰“忠實於自己的感受,用真誠的手法去表現。這樣藝術才有各種流派,各種風格和思想。如果審時度勢地去畫畫,跟著各種潮流走,未必就有價值。”在這種認識前提下,何多苓於飽覽海內外藝術傑作後,學習西方油畫的他,反而深為中國傳統繪畫吸引,進而在油畫中糅合中國畫的用筆,創作出空靈詩性的美學意境,獨樹一幟,顯示出成熟藝術大師的創新自覺。何多苓認為,“‘全球化’不是‘西方化’,更不是‘趨同化’,相反,越是在這種時候,那些可以鮮明地體現出自身文脈價值的藝術作品,反而可能才是更具有了一種國際性的品格。尤其像中國這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其傳統中的很多精髓便可能在這樣的時代裡更為受到關注。”何多苓的創作和觀點,在當今追尋文化自信的中國道路上,無疑具有振聾發聵的啟發意義。

儘管繪畫技法與風格幾經轉型,但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抒情詩意始終縈繞在何多苓作品中,從早年《春風已經蘇醒》《青春》的青澀雅緻到近年《俄羅斯森林》系列的沉鬱凝重,何多苓都在以畫筆抒發心中汩汩不斷卻又朦朧迷離的詩情。評論家說這得益於何多苓深厚的文學閱讀與修養。的確,從《帶閣樓的房子》連環畫到《俄羅斯森林》系列中的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阿赫瑪托娃等等俄國作家的形象,在在說明文學作品在何多苓創作中的繆斯地位,也使像我這般的文學愛好者在觀看何多苓作品時倍感親切與共鳴。

非常高興文化局能夠與何多苓美術館合辦“春風吹又生—何多苓藝術大展”,讓身在澳門的朋友感受到這些作品撲面吹拂的詩意。

預祝展覽圓滿成功!

 

穆欣欣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

澳門藝術博物館二樓

開幕日期:
2020/11/06 18:30
展覽日期:
2020/11/20 -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