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明清以降,隨著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日益密切,藏傳佛教逐漸在清朝皇室傳播與弘揚。紫禁城恢宏的建築群中分布著中正殿、雨花閣、香雲亭、梵華樓等數十處藏傳佛教殿堂,留存著數以萬計的佛教造像、唐卡、法器等藏傳佛教文物精品。這些文物既有來自清宮造辦處的精良製作,還有蒙藏等地區敬獻皇室的珍貴作品,是漢、滿、蒙、藏等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晶。
故宮博物院在藏傳佛教文物藏品的研究、保護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學術成果。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故宮博物院一直大力支持和參與西藏自治區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給予多方面的支援,與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在文物及古建的保護、研究、調查、展覽等多層面開展了深入的合作。
雪域高原上的扎什倫布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代表性寺廟,也是歷輩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的漢、藏以及喜馬拉雅地區古代佛教藝術珍品,向世人展示著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燦爛過往和輝煌成就。“甲納拉康”珍藏的歷代皇帝册封班禪額爾德尼的金印、金册、敕文、皇家贈禮等文物,真實見證著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的密切往來。
扎什倫布寺與故宮,相隔千里,但因相融相通的藏傳佛教文化而相連,因相依相存的民族關係而相接,連接著中原文化與西藏地方文化,連接著中華民族的血脈。2019 年 12月8 日,由故宮博物院、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扎什倫布寺合辦的“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在故宮午門開幕,將扎什倫布寺的文化藝術帶入到觀眾的視野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而遠在祖國另一端的澳門,多年來也一直與故宮保持著十分友好的合作關係。此次,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邀請,為了使澳門觀眾也能近距離感受藏傳佛教藝術的博大精深,故宮博物院再次聯合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及扎什倫布寺,與澳門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將來自兩地的137 件藏傳佛教文物、歷輩班禪額爾德尼與中央政府貢賜往來的精品彙集於此,引領我們走進歷史深處,瞭解藏傳佛教為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探索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共生並進、交流融合的光輝歷程。
歷史可鑒,未來可期。相信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交融的力量,將帶給我們豐富的精神滋養和智慧啓迪,也將啟悟我們繼續攜手並進,共同傳承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創造絢麗多姿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王旭東
故宮博物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