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競賽是中國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共通的非遺項目和共同的傳統文化,因此端午節又稱“龍船節”。龍舟競賽已被列入澳門的非遺清單。路環譚公廟內有百多年歷史的“魚骨舟”就是一艘由鯨魚骨雕製而成的龍舟,可見澳門舉行龍舟競賽由來已久,並慢慢發展成一項水上體育競技活動,至今仍有進行下水禮、為龍舟淨身及開光點睛等習俗儀式。今天就以一幅藝博館館藏來談談畫家是怎樣繪畫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之一。明清時“扒龍舟”在廣東非常普遍,這項年度盛事有兩種──表演性質的“趁景”和爭先奪標的“鬥標”。明代南海人何維柏在《天山草堂集》中稱:“粵人習海,競渡角勝,而大舟比常制猶異,十餘年始一舉。船廣可三丈,長五丈。龍首至尾,金光奪目,疊彩如層樓,上飾童男女,作仙佛鬼神及古英雄,凡數十事。旋轉舞蹈,冒之以幔,數里外望猶可見。”這些記載細緻地描繪了當時用於表演的廣東大型龍舟是何等奇麗壯觀。清初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提到“歲五、六月間鬥龍船”的習俗,又載“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者,不下七八十人。競渡則驚濤湧起,雷雨交馳,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斯亦遊觀之至侈者。”透過這些文字可以想像當時“扒龍舟”鑼鼓喧天、浪花飛濺的畫面,動感盎然,確是十分精彩。
將龍舟競賽精彩瞬間記錄下來的藝術作品也留存不少。澳門藝術博物館藏有一幅《賽龍舟》,一位無名畫家透過西畫技法呈現清代嶺南鄉間“趁景”的熱鬧場面,猶如把上述關於古代賽龍舟的記載以圖像方式“轉播”出來,場面生動傳神。參加“趁景”的龍舟不僅講求“鬥快”,還要“鬥靚”和“鬥威”,充滿觀賞性和娛樂性。
畫中的龍舟的船身甚長,兩端有龍首與龍尾,飾有旗幟和羅傘。船頭旗手搖旗指揮領航,船中有人敲鑼打鼓,橈手奮力揮槳,船尾有舵手掌舵,情狀激烈。旁邊的小船為龍舟提供補給,吶喊助威。趁熱鬧的人群聚集在岸邊、渡船或漁船上,目光全都投向全場焦點的龍舟,使觀畫者有如與畫中人一起臨岸同賞。作者繪製時特別著重細節,觀眾或坐或站,有戴斗笠,有撐傘子,高低錯落,屏息注視,與龍舟上動作整齊、動感十足的健兒形成對比。龍舟飄揚的旗幟和彩帶,加上劃起的水花,更讓人感受到速度帶來的快意。
無論古今中外,人們在佳節祈求美好生活、國泰民安的願望都是一致。在此謹祝大家端午乘風破浪、賽龍奪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