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召集!今日故宮專家講座尚餘少量座位,機會難得,歡迎蒞臨現場參與!
🏰一方戲臺,演繹人生百態。乾隆皇帝改建重華宮時,特別在漱芳齋庭院加建戶外大戲臺,並在室內設小戲臺。一年四季,從平常日子到逢年過節,無論是陪伴家人、宴請大臣,還是款待使節,戲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展出多件珍貴戲服和手抄劇本,讓觀眾仿佛置身於演出之中。
📅展覽最後一日(3月2日),文化局特邀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副主任、研究館員劉政宏專程從北京來澳,於今日下午3時主講“曲盡其妙——重華宮演劇”,深入探討乾隆時期重華宮戲劇演出的含意和宮廷戲曲的發展。
🎟️講座尚有少量座位,歡迎蒞臨現場參加,不容錯過!現場觀眾更有機會獲得展覽限量立體明信片套裝。
🌐線上直播同步進行,有興趣人士可透過以下途徑觀看:
1. 點撃以下連結:
/cn/detail/1653
或掃瞄圖中的二維碼進入藝博館講座專頁;
2. 在專頁上選擇點撃 “諾雲”或 “藝博館 facebook”平台觀看線上直播。
📅天下明德——故宮專家系列講座
主題2:曲盡其妙——重華宮演劇
講者:劉政宏,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副主任、研究館員
日期:02/03/2024(星期日) 15:00-17:00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一樓演講廳
語言:普通話
🎨【觀展賞樂聽講座一樂也】🎶
📅今日行程推薦:
13:15 - 14:15 細心欣賞“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近130件/套珍品(四樓展廳)
14:15 - 14:45 欣賞 “樂享·藝博館”澳門中樂團音樂會(四樓展廳)
15:00 - 17:00 樂聽 “曲盡其妙——重華宮演劇” 故宮專家系列講座(一樓演講廳)
17:00 - 17:30 選購展覽圖錄《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文物精品》和藝博館 / 故宮文創品(一樓禮品店)
17:30 – 18:00 把握最後機會觀賞展覽,與喜愛的重華宮珍品合照,留下美好回憶(四樓展廳)
---------------------------------------------------------------------------
展覽資訊:
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3月2日
開放時間:上午10至下午7時(下午6時30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免費入場。
展覽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澳門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
主辦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故宮博物院
執行單位:澳門藝術博物館
支持單位: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澳門日報
粵語導賞: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至4時
查 詢:(853)8791 9814
網 頁:www.MAM.gov.mo

歡迎掃瞄圖中的二維碼進入講座專頁觀看線上講座。

樂享·藝博館 ──天下明德
藝博館邀請澳門中樂團於“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作音樂演出,為觀眾帶來一次糅合曼妙樂韻和展覽作品的藝術文化之旅,讓藝術愛好者沉浸在展覽作品與曲調優美的樂曲中,體驗多元文化藝術,淨化心靈。
日期:3月2日
時間:14:15-14:45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
演出時長:約30分鐘
精彩曲目:
《太湖風》 陳耀星、陳軍 曲
《戲花鼓》 劉卓夫 曲
《異想天開》劉 星 曲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顧冠仁 改編
《朝元歌》 崑曲音樂 周成龍 改編
《陽關三疊》 李明陽 移植
《良宵》劉天華 曲 劉晨晨 改編
免費入場,不設門票,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觀眾在細心欣賞難得一見的清乾隆時期宮廷戲服。

漱芳齋庭院中的大戲臺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單層戲臺。

大領,鑲白綾襯領,斜襟右衽,衣長及足。寬腰闊袖,裾左右開。男褶通身紋樣圖案是在綾上繪製而成,其前胸、後背、兩肩、兩袖前後、前後腰下左右繪有十二組花籃主體紋樣,由花籃、牡丹、蘭花、菊花、梅花等組成,主體紋樣間輔襯飾有金菊、蓮蓬、楊梅、草莓、石榴、桃子等折枝花果紋樣。
男褶的性質為便服,使用廣泛,既可用於平民百姓,也用於文武官吏及其眷屬。

本劇是月令承應戲中《元旦承應》劇碼之一,是新年伊始為帝后演出的第一齣戲。元旦乃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清乾隆年間,南府藝人按例於元旦寅正三刻(晨4時45分)即入重華宮,卯初(晨5時)在漱芳齋戲臺承應此劇,然後繼續承應其它戲劇。劇中男女喜神環向皇都,同祝聖壽無疆、海宇承平、人民富庶。值年太歲簇新上任,一路傳集春、夏、秋、冬四天官,同往神京朝賀,齊頌“天行有度,聖祚無疆”。

大戲臺正面高懸著一塊綠底金字匾額,上書 “昇平叶慶”四個大字,其中 “叶”同 “協”,即”協同” ,寓意 “共慶太平”。

漱芳齋後殿建有一座小巧精緻的小舞臺,名曰 “風雅存”,主要用於皇帝與家人用膳時觀看短小的宴戲表演。

五件風格各異、精工細作的舞臺戲服值得細細品賞。

明黃色彩雲金龍紋妝花緞男蟒
圓領,大襟,寬身闊袖,衣長及足。前胸、後背以及兩肩裝飾織金正龍各一,兩袖前後和下幅前後腰左右飾金色升龍各一,五色流雲點綴其間。下幅為海水江崖及雜寶紋樣。此蟒製作規整,用料講究,做工精良,紋樣生動,暈色自然,具有清乾隆時期宮廷戲衣的鮮明特色。

紫色彩雲金龍紋妝花緞男帔
對襟,直領,寬身闊袖,裾左右開,衣長及足。衣前胸、後背、兩肩、兩袖前後、前後腰下計有行龍、團龍紋十三組,其間輔襯五色流雲、火珠紋樣。下擺飾海水江崖紋,海水紋由五色彎立水與臥水組合而成。
戲曲舞臺中,帔是帝王、中級官吏、豪宦鄉紳及其眷屬在閒居場合所通用的常服。

月白色大洋花紋妝花綢女帔
直領,對襟,闊袖,衣長及膝。此帔以月白色綢為地,挖梭妝彩織纏枝大洋花紋,呈“S”形不對稱分布,色彩搭配濃淡相宜。“大洋花”為乾隆年間流行的裝飾圖樣,因花、葉的色彩與造型受西方藝術風格影響而得名。此帔為身份尊貴的女性角色於閒居場合所穿。

紅色纏枝牡丹紋錦民族衣
立領,斜襟,衣長及足,領、袖、衣邊飾鑲緣。衣身寬大,肩部較闊,袖口收束呈馬蹄狀,具有北方草原民族服飾風格。通身織纏枝牡丹紋,橫向排列,上下交錯,顯雍容富貴之氣。清宮戲曲演出中,如《太平王會》《年年康泰》等均演繹有“萬國來朝”情節,民族衣即為戲中扮演外藩或少數民族地區角色所特製。

《丹桂飄香 霓裳獻舞》(總本)
本劇為月令承應戲中秋承應劇碼之一。寫八月中秋,月宮桂花飄香之時,桂花神參見月主嫦娥,眾仙子奏霓裳羽衣曲,共賀升平。眾仙奉上帝之命同赴月宮霓裳勝會,共祝天朝億萬年無疆。劇中以嫦娥與眾花神之口讚揚清朝統治。

《九華品菊 眾美飛霞》(總本)
本劇是月令承應戲中“重九承應”劇碼之一。《九華品菊》唱的是重陽節秋高氣爽,南極九華仙人欲前往神京宣揚聖化,朝覲天顏。催花御使為其挑選了十八種菊花入貢,分別名為御愛、喜容、萬令菊、不老紅、白麝香、粉西姣、海東紅、金孔雀、玉蝴蝶、鴛鴦錦、狀元紅、佛見笑等,這些菊花仙女“舞來似楚腰,歌來似九韶”,之所以在眾香國中挑選這十八位,取意“萬選青錢品第高。圖開重九。瀛洲學士拜神堯”。《眾美飛霞》唱的是在菊令時節,因食菊成仙的朱儒子和康風子結伴而遊,巧遇九華仙人。九華仙人將群花編為歌舞,為皇太后賀壽。眾仙女芝童飾演“慶成舞”,三仙同行,共襄盛典。

《藏鉤家慶 瑞應三星》(總本)
本劇係清宮月令承應戲之除夕承應劇碼之一。一本二出,首《藏鉤家慶》,次《瑞應三星》。《藏鉤家慶》劇情為:老員外、老安人生於太平之世,皆享百歲遐齡,特奉恩綸,同建百歲坊,閭裡稱為人瑞。除夕之夜,兒孫齊來上壽飲酒,一家人倣除夕舊俗分曹藏鉤,得“壽”“福”“祿”之祥瑞。《瑞應三星》劇情為:福祿壽三星除夕夜降臨老員外家中佛堂,以覘聖朝人瑞,眾小童見此瑞應,舉家歡喜。
此戲本為總本,完整記載全部角色的出場次序、科介、念白、唱詞等。科介等用小字,念白、唱詞用大字。墨筆精抄,朱筆句讀。《瑞應三星》唱詞旁注工尺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