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藝術博物館館藏揭櫫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及被張大千譽為嶺南現代唯一國畫家鄧芬的信札文獻共38件(套),兩人與澳門淵源甚深,該批信札的入藏及後續的研究將豐富澳門美術發展史的文獻資源。
高劍父出生於廣東番禺員岡鄉,20世紀初就讀於由廣州遷到澳門的“格致書院”(嶺南學堂),其作品曾參加1924年2月由澳葡政府舉辦的“中國藝術展覽會”並獲甲等獎項。在1930年11月赴印度出席“全亞細亞教育會議”的同時,沿途舉辦中國繪畫展覽,並考察東南亞及南亞藝術。藏品當中包括高劍父致容漱石信札,為前者於1930年至1932年期間足履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及不丹等地進行考察及寫生時,向生活在粵港澳地區的容漱石講述其所見所聞的函件,並附照片及當地對其報導文獻,以透過容漱石轉投香港及內地媒體發表,讓人了解其遊歷見聞及對印度藝術的感受。作為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之一,高劍父探求藝術的過程對嶺南畫派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此番遊歷可反映其對“折衷中外”的藝術追求。鄧芬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廣東最富成就、極具特色的仕女、花鳥畫家之一。其活躍於穗港澳藝壇及曲壇,1940年代曾寄居於澳門殷商盧煊仲的盧家花園、李民欣兄弟的亦緣閣及富商吳偉佳的大興銀號樓,後應商人李海昭、黃蘇等人之邀遷居於淸平直街的寄閒俱樂部,並闢室“藕絲孔居”作畫。抗戰時往返廣州,並於抗戰結束後攜家居澳,至1950年代初遷居香港,但仍頻繁往來港澳。藏品當中包括五十年代初鄧芬致何賢述及參加畫展一事之信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