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 年,澳門美術界最富成就的土生葡人畫家杜連玉與郭士、譚智生、趙偉夫及夏剛志等畫友共同創建“天虹藝術社”,該組織以促進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多元社群相互學習為宗旨,繼續推動著澳門西畫發展和變革。
本單元展出 43 件澳門中西畫家的油畫、水彩、素描和雕塑作品,大部分土生葡人畫家的作品以抽象形式呈現,創作者或塑造出富於東方審美意境的抽象風格,或透過抽離風土景觀來嘗試構成抽象幾何圖像,點彩畫法也展現自身的色彩捕捉視角。藝術家們的個人背景與多元文化的碰撞,使澳門的人情風貌投射出無數斑斕的層面,定格成了無數多彩的瞬間。
展覽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三樓
展覽日期:2022年9月9日 至2023年5月7日
開放時間:上午10至下午7時(下午6時30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
門 票:免費入場
查 詢:(853)8791 9814

“天虹藝術社”融入了更多的外籍藝術家,它的成立不僅為中外畫家的交流和切磋創造了機會,也為當時的澳門美術界注入了新能量。
巴路士
轟炸
布本油畫
1970 年代
83 x 83 cm

1963 年1 月21至30日,於市政廳畫廊舉行了杜連玉、譚智生和佐斯三人繪畫聯展,近半數作品被收藏,獲得極大成功。
杜連玉
風景(沙梨頭區)
木板油畫
1985
44 x 43 cm

1973年2 月,土生葡人畫家巴路士、施偉狄、華里士及陸天賜等人的聯展於澳門商業學校開幕。中外藝術家連袂呈現作品成為澳門畫壇的盛事。
華里士
抽象畫
布本油畫
1970 年代
64 x 76 cm

馬若龍1957年於澳門出生,當代建築師及城市規劃師,亦為畫家、詩人、澳門文化體現代畫會創會成員及歷屆會長。自1976年起多次在世界各地舉辦美術個展和聯展,獲獎無數。
馬若龍
漁民生活
木板丙烯
1976
61 x 61 cm

沙劍郎,土生葡人,父親來自葡萄牙,母親是俄羅斯人。6歲時移居非洲莫桑比克。1975年離開了莫桑比克,在葡萄牙定居三年,最後返回澳門生活至今。很早就被非洲藝術吸引,包括非洲黑桃木刻及色澤艷麗的紡織物。 他的作品色彩斑斕,充滿民族特色,體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及多元的文化背景。
沙劍郎
無題
木板丙烯
1980
65.2 x 47.5 cm

潘蔭燊,出生於澳門,父親是中國人,母親為秘魯人,畢業於澳門鮑斯高學校,少時已開始習畫,對色彩應用興趣甚濃,構圖嚴謹。喜歡以風景主題作畫,色彩奔放明麗,畫面和構圖富有理性抽象的風格。
潘蔭燊
色彩反射
紙本水彩
1983
41 x 44 cm

“澳門現代風前奏"展,透過60位藝術家、逾150件風格多樣的作品,展示澳門畫家或與澳門有重要往來的畫家從20世紀初至1986年之間在西畫創作領域的探索歷程。展品以油畫為主,輔以水彩、素描和雕塑,以澳門美術的人和事為主軸,貫穿各年代的重要藝術社團、藝術家及其弟子們的藝術經歷,引領觀眾回顧這段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澳門現代美術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