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
惲壽平的藝術成就在清六家中是最為全面的。他善於作詩,詩句高逸雋永,直抒性情。他說:“詩意需極飄緲,有一唱三歎之音,方能感人。然則不能感人之音,非詩也。書法、畫理皆然。筆先之意,即唱歎之音,感人之深者,捨此亦並無書畫可言。”他的畫蘊含著詩意,惲壽平早年師從堂伯父惲向學習山水畫。受晚明董其昌時代風氣的影響,他的山水畫繼承家學,以黃公望為宗,兼師南宗各家而自成面貌。
在花鳥畫領域,他師法北宋花鳥畫家徐崇嗣,通過對畫史的研究和藝術實踐,創造性地復原了沒骨花卉寫生這一古老的畫科。董其昌的南北宗論本只限於山水畫,但惲壽平不單在山水畫領域繼承了他的衣缽,還將平淡天真的精神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崇尚融入到了花卉寫生之中。他的書法以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為宗,高雅秀逸,瀟灑可愛,與他的詩詞繪畫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自2004 年起,我們共同舉辦了一系列弘揚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展覽與學術盛會,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豐碩的學術成果。從初次合作的“至人無法——故宮、上博珍藏八大山人、石濤書畫精品展”至今,我們已攜手走過了二十年。此次特展是我們的第八次合作。為了能夠更全面地呈現惲壽平在詩詞、書法、繪畫等各個方面的藝術成就,上海博物館從館藏百餘件惲壽平及弟子、藝友的作品中精心遴選出五十三組共九十二件佳作。相信這些優秀的文物能夠攜手故宮博物院,共同呈現惲壽平豐富絢爛的藝術成就與畫史貢獻。
一座優秀博物館是城市文明的燈塔。長久以來,澳門藝術博物館在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很高興能夠與故宮博物院、澳門藝術博物館再度合作。
祝願展覽和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褚曉波
上海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