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召集!篆刻藝術家何頴姿藝博館開講。
只要輸入“蓋章狂”,彈出的詞條竟然都是 “他” ?
“他”究竟幾歲就開始刻印呢?
“他”究竟有多少個印章呢?
“他”的二十五寶是甚麼神秘東東?
“他”的《石渠寶笈》是甚麼秘笈?
“他”怎會跟“王羲之”結下三百多年的不解之緣呢?
作為盛世君王,竟有蓋章狂之稱,究竟是心理有問題、有錢便任性,還是 “愛”? 想揭開謎底,今日下午四點,藝博館四樓展廳,何頴姿老師話你知!
•同場加映 –“長春之謎”
你不但可以親眼見證“長春書屋”印誕生過程的重現,還可以親手在限量版的“弘曆採芝圖”明信片上蓋印,帶走乾隆心中永遠二十四歲的“長春居士”。
“天下明德——璽印篆刻藝術演示”,活動免費參與,不設門票,座位有限,先到先得。詳情請參閱以下連結︰
/cn/detail/1774
-------------------------------------------------------------------------
展覽資訊:
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3月2日
開放時間:上午10至下午7時(下午6時30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免費入場。
展覽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澳門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
主辦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故宮博物院
執行單位:澳門藝術博物館
支持單位: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澳門日報
粵語導賞: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至4時
查 詢:(853)8791 9814
網 頁:www.MAM.gov.mo

佚名繪《弘曆採芝圖》
詩文:
何來瀟灑清都客,逍遙為愛雲煙碧。筠籃滿貯仙岩芝,芒鞋不踏塵寰跡。人世蓬萊鏡裡天,霞巾仿佛南華仙。誰識當年真面貎,圖入生綃屬偶然。長春居士自題。
鈐印:
下鈐“寶親王寶”(白文方印)、“長春居士”(朱文方印),迎首鈐“樂善堂”(白文橢圓形印)。
畫面中身著漢族衣冠的青年男子清雅飄逸,宛若仙人,他右手輕執如意,左手輕撫梅花雄鹿,神態安然。側旁陪伴一提籃荷鋤的少年。少年與雄鹿的眼神都望向青年男子的眼睛。這位青年男子的五官及臉型正與弘曆登基時的“朝服像”極為接近,根據圖中右上方弘曆自題詩及他所鈐“寶親王寶”印文可以確定,此人正是弘曆本人。而此圖作於雍正十二年,此時弘歷年齡二十四歲。一年後,雍正皇帝駕崩,弘曆成為了清王朝的新皇帝,並改年號為“乾隆”,正式開始了長達六十年的統治。
圖中人物面部及雙手的比例極為準確,陰影表現細膩,使觀者有如視真人之感。身體造型把握準確,衣紋線條流暢,可見作者有較高的以線塑形功力。

何頴姿
本澳優秀青年篆刻藝術家,其最新創作以土地信俗為靈感的篆刻《篆刻澳門土地信俗印譜》入選2025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研究生(主修中國書法與篆刻的創作與理論研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碩士(主修書法篆刻理論研究與創作),自2016年起開始教授篆刻藝術,2023年起擔任澳門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客座講師,教授書法、篆刻、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及東方藝術專題研究等科目,創作及教學經驗豐富。

弘曆《歲寒三友圖軸》
畫心有乾隆帝御題“歲寒三益,甲申新春寫。”下鈐“乾”(朱文圓)“隆”(朱文方)。甲申為乾隆二十九年(1764)。該作另鈐“太上皇帝之寶”(朱文方)“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朱文方)“八徵耄念之寶”(朱文方)“摛藻為春”(白文方)“遊六藝圃”(朱文方)“滿紙雲煙”(白文方)“寶笈三編”(朱文方)“石渠寶笈所藏”(朱文方)“宣統尊親之寶”(朱文方)印。
古人以松、竹、梅經冬不凋,尤耐歲寒的習性象徵君子堅毅、清高的品質,故稱其為“歲寒三友”。歲寒三友是歷代文人喜愛的詩畫題材之一,乾隆帝曾在建福宮、長春園、寧壽宮花園等處建“三友軒”,並不只一次進行該題材的詩畫創作。該圖以墨筆繪松、竹、梅與湖石,松樹枝幹橫斜虯曲,梅花與竹子淡逸蕭疏,湖石與三友相映成趣,筆墨簡練,風格淡雅。

弘曆《多祿圖軸》
鈐印:“德充符”(朱文方印)、“會心不遠”(白文方印)、“萬有同春”(朱文方印)、“樂意寓靜觀”(白文方印)。
此圖寫山林之間群鹿遊戲、休憩之景。遠處山巒起伏,雜樹叢生,一道山澗淙淙流下,近處平曠,蔓草滋生,一對母鹿人立嬉戲,其餘三鹿遠遠相望,或伏地,或站立、或奮蹄,恣意悠然。此圖以鹿為題材,取義祝壽,是弘曆為其母所畫。畫中純用墨筆,線條柔和流暢,情態逼真;山石皴法細密,濃淡相間,乾濕互見。弘曆自題“於避暑山莊見呦鹿卓立而戲,輒寫其暢適之意。且鹿為不老之獸,裝以成軸,敬獻慈寧,用介眉壽也。”

弘曆《歲朝圖》並新正重華宮詩軸
詩文:
元陽迓新祉,端月勤庶績。所希政咸熙,益勵強不息。來賓瀛極西,以德星拱北。惟是蒙天庥,詎云由己力。延洪在知足,敬勝斯念克。休養戒更張,寰海願職殖。癸未新正,重華宮即事成什。適寫壺天春信圖成,因書幀中,以葉履端嘉慶。御筆。
鈐印:
下鈐“乾”(朱文圓印)、“隆”(朱文方印)。
畫心分鈐寶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朱文方)、“八徵耄念之寶”(朱文方)、“深心托豪素”(朱文長方)、“意在筆先”(朱文橢圓)、“新藻發春妍”(朱文方)。鑒藏寶璽“寶笈三編”(朱文方)、“石渠寶笈所藏”(朱文方)、“宣統尊親之寶”(朱文方)。
此圖展示乾隆皇帝在中國傳統繪畫上有較深造詣,詩、書、畫、印樣樣佳能。
圖繪冰紋膽瓶中梅枝吐蕊,瓶前水仙競妍,周圍點綴著如意、柿子、百合等象徵吉祥的元素。根據題詩,這幅畫是乾隆皇帝於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新年伊始,在重華宮創作的祈福納祥之作。畫面佈局疏簡,景物皆得形似。

弘曆書《樂善堂全集序冊》
本冊乾隆帝錄其自作《樂善堂全集序》,通篇運筆圓熟,結體秀逸,墨色濃潤,氣息溫雅。款署“乾隆丁巳仲夏望日御筆”,時乾隆二年(1737),乾隆帝二十七歲。
下鈐“樂壽堂”(朱文豎長方)、“鑒古”(朱文橢圓)、“惟精惟一”(白文正方)、“乾隆宸翰”(朱文正方)璽印。鈐鑒藏印“寶笈三編”(朱文正方)、“石渠寶笈所藏”(朱文橫長方)等,曾經《石渠寶笈三編》著錄,貯延春閣。

碧玉虎紐“寶親王寶”“長春居士”印
碧玉質,虎紐,連珠璽,印文一圓一方,陰文篆書。此印為組印,與其他印章共置一匣,共計十六方。
雍正十一年(1733),弘曆被封為和碩寶親王,雍正賞賜弘曆在圓明園長春仙館居住,並賜號“長春居士”。

田黃石“長春書屋”方印 印面
田黃石質,光素方形璽,陽文篆書。此璽為乾隆帝的閒章。乾隆帝為皇子時,雍正帝賞賜其長春仙館,並賜號長春居士,故以後所御書屋,多以長春命名。以“長春書屋”命名的書屋在圓明園、宮內和避暑山莊都有,是乾隆帝重要的文事活動場所。

《弘曆採芝圖》明信片供參與者蓋上“長春書屋”印文,一期一會,數量有限,先到先得。